搜索 收藏
学习实践|安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时间:2023-01-01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作出重要部署。连日来,安徽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凝心聚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奋力书写更加优异答卷,努力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接续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作为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备受鼓舞、倍增信心?!蓖晔信┮蹬┐寰帧⑾绱逭裥司志殖こ讨净硎?,将以“两强一增”为引领,抓好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耕地?;と拢怀鱿绱宸⒄?、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耙罅胙锿哑豆ゼ峋瘢Ш糜煤猛哑豆ゼ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备费羰邢绱逭裥司志殖り罢窳直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望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檀朝清表示,将进一步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重点、把握项目和资产两个关键、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两项工作,同时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农民富?;?,持续抓好‘三保障一安全’,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困难对象的基本生活,同时提升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钡蓖肯嘏┮蹬┐寰志殖こ抡妆蟊硎?。
利辛县孙庙乡振兴村通过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生姜种植,积极培育壮大农村经营主体,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敖衲晟种卜岵址崾??!闭裥舜迳种泊啡死蠲鹘鼙硎荆謇镎诎镏炖硗恋亓髯中?,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壮大产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研示范基地,连日来,农业专家吕秋石对培育的大豆新品种进行实收实测。“基地依托数字农业云平台和智能水肥一体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吕秋石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农业和种业发展,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全面提升产学研一体化能力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稻渔综合种养数字农业示范项目,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近700亩稻渔种养基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拔颐墙浞址⒒邮峙┮凳痉断钅肯刃邢仁宰饔?,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数字化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鄙昙虻澄榧浅汤诒硎?。
六安市金安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各类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金安脆桃、优质粮油、沿淠蔬菜、稻渔综合种养、皖西白鹅等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拔颐墙缘车亩缶裎敢罅κ凳角恳辉觥卸?,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努力使金安区实现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苯鸢睬┮蹬┐寰志殖ざ〉挛浔硎尽?/p>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合肥市完成了44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17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划定,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78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芜湖市建设好全国首个主粮领域地块级2万亩“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年内将完成46.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还将全域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实现粮食稳定发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蔽吆信┮蹬┐寰志殖ね趵虮硎?。
在寿县小甸镇杨圩村,“大托管”的土地上已经种上了小麦、油菜,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杨圩村党总支书记张宇告诉记者,今年秋季,村里将种植6000多亩小麦、2000多亩油菜,“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大家伙儿干劲十足,要确保土地不抛荒、粮食高产稳产?!?/p>
全面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宣城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家凯介绍,该市将以全市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引领,大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不断擦亮“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品牌,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青阳县,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宽带,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看病难、出行难、上学难、吃水难、通信难等问题全面解决?!拔颐且训车亩缶褡傅际导⑼贫ぷ鞯那看罅α?,想方设法做活乡村产业,做靓乡村建设,做细乡村治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鼻嘌粝叵绱逭裥司志殖ふ庞婪灞硎?。
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元松村聘任名村书记、高校农学博士后、机关单位专家为“智囊”,不定期邀请他们到村实地考察指导、开展培训授课,并争取成为党校的乡村振兴教学点、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拔颐且岷厦览鱿绱迨痉洞搴颓毒匪翟暗拇蛟?,从人才和人气着手,汇聚产业、乡民以及研学、旅游人气,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机遇。”元松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邓凡江表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粕绞形橹扛涸鹑私樯埽檬邪严绱遄魑嘌土陡刹康墓憷杼?,持续实施“千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以驻村干部、金融专员和专技人员为主体,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村级产业发展服务队,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打通了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比哑豆ゼ嵯冉鋈?、濉溪县刘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陈影表示,刘桥镇是一个近郊型乡镇,将结合实际做好乡村振兴规划,推动农村“双基”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村庄。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