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铜陵:破难题惠民生促提升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时间:2023-11-17 来源:“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 作者:徐小波
在宁静祥和的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金榔村深处,有一所有着126名学生的学校,每到夜晚,学校的教室里,除了节假日,总会灯火通明,老师们正在给学生们辅导作业、补缺补差。
据了解,这所地处偏僻的义安区金榔初级中学,现有126名学生、22位教师。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常年在外务工,他们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课后作业无人辅导,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不高。学??朔刂乩?,启动夜间课后服务工作。学校这一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为家长“减了负”,而且给家长“暖了心”。
“为了生计,我们只能外出务工没时间陪伴孩子,而且知识能力有限也无法辅导孩子课业,学??雇砑淇魏蠓裾娴慕饩隽宋颐钦庑┡┐寮页っ娑缘钠毡槟烟??!备眯Q页で龊驼煞虺D暝谕馕窆ぃ⒆拥难б滴侍庖恢比盟怯切?。
不仅如此,该校在今年10月份,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结对仪式。学校通过对126名学生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个人档案,组织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子”,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结对措施,从学习辅导、安全教育、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关心关爱。该校青年教师何淼表示:“希望我们教师多付出一点,学生能多收获一点?!?/span>
这是铜陵市教体系统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着力破难题、惠民生、促提升的一个生动实践。
据悉,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铜陵市教体局坚持把主题教育同中心工作统筹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确保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切实推动理论学习入心、调查研究走深、推进工作务实,聚力破难题、惠民生、促提升,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该市第一中学依托青年教师学校,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将培养好青年教师作为重中之重。
今年10月份,该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未来之师”集中研修和实践教育。邀请长三角地区专家教授,从跨学科教学到高考改革,再到教育家精神培育,为青年教师“加油充电”。组织青年教师到郊区大通和悦洲学校旧址,追溯学校85年的悠久校史,在学校旧址前,重温新教师入职誓词,共同见证学校历史悠久又富有青春朝气前世今生,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担当。
该校通过“请进来”传道,“走出去”取经相结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班主任管理水平、师生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引导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努力成长为深耕教育梦想的“大先生”。
不仅如此,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铜陵市教体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直面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领域,确定调研课题15个,点题式调研1个,正反典型案例18个。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组织开展调研,并将典型案例的选定、调研、成果运用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据了解,连日来,该市政府督学、市教科所教研员、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两个专题调研组,由市教体局领导带队,深入全市12所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细致了解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状况,全面诊断“三新”实施中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调研不同的是,此次专题调研不仅要查看资料、座谈交流,教研员不打招呼推门听课,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还围绕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教师减负等重点,直奔问题,面对面聆听各种“吐槽”,把制约学校发展的各类“疑难杂症”抖出来、摆在明处。
“我们将把调研中收集的问题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不仅要形成一份‘含金量高’的调研报告,更要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良方’?!备檬薪烫寰只〗逃瓶瞥す苕面帽硎?。
据悉,为充分发挥教研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该市在10月底再出“实招”,首批在五所省、市级示范高中建设涵盖基础教育全学科的15个学科教研基地,集中专业力量梳理教育教学中已有经验、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建立市级教研员到校任教、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支持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和教学合作组织,推进区域、校际的教学交流与互动,探索破解制约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要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学到真本领、练出硬功夫、干出新作为?!备檬薪烫寰值澄榧?、局长杨贤招表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用改革发展的实绩来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