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池州:完善机制 解决群众身边事
时间:2024-01-19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徐建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殷汇社区居民陈品好拨通该镇的“镇长热线”,反映殷汇初级中学门口道路没有路灯,学生和周边居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天,镇政府安排专人到现场查勘,当即确定了路灯安装方案。几天后,殷汇初级中学门口道路上4盏新路灯亮了起来,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回家路,也温暖了居民的心。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池区坚决落实“四下基层”,建立“三个一”联系指导工作机制,梳理一批需要重点帮扶的企业和民生实事,由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结合任务分工和工作实际,初步形成“急难愁盼重点办、志愿服务点单办、民生实事协同办、便民利企帮代办”工作机制,重点解决群众身边和基层一线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和“企业难事”。截至目前,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前往联系的镇街道(园区),实地调研指导、现场办公,深入联系镇街道(园区)33次、深入基层党支部69次;主动为联系企业提供信息、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解决问题26个;及时办理涉及产业发展、养老、安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村庄(小区)基础设施、城市口袋公园、电力保障等民生实事,并跟踪调度推进情况,确保按时按质完成。
在东至县花园乡花园村,时??梢钥吹礁么宓吃备刹可钊胩锛涞赝诽 懊裆褚狻?,在村“红星评理室”与群众拉家常、聊发展。2022年4月,花园村探索“红星工作法”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通过构建特色阵地、组建特色队伍、搭建特色课堂、建设特色超市,探索基层矛盾纠纷“最优解”,加速乡村治理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村延伸“红星网格”触角,聚焦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组织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听取“民声民意”,变“被动应诉”为“主动服务”,推动主题教育走进“红星评理室”,赋能“红星工作法”新动力,将主题教育成果融入为民办实事当中。截至目前,花园村通过“红星工作法”,以评理促调解12起,矛盾调处率100%。近期,该村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老田村是九华山风景区九华乡所辖的最大行政村,为?;し⒄购谜飧銮旯糯迓洌?,九华乡在老田村启动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但规划设计过程中,在是否迁移村口老牌坊的问题上,村民与规划设计部门之间产生了分歧。九华乡组织老田村“两委”走访群众200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发现大多数村民不同意迁移牌坊,最终决定保留牌坊,并根据村民的愿望,协调规划部门调整相关规划,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老田村的千年古村落进行设计。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九华乡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学用结合,全面部署、一体推进,让群众看到实效。该乡通过问需于民,明确干事创业目标;问计于民,明确干事创业方向;问效于民,明确干事创业成果。截至目前,该乡先后举办“花花音乐会”和“老田戏苑”等文化活动29场,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并根据群众建议,改进现场设施设备、文化活动内容、场景布置等问题20余项,有效提升群众文化体验。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