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芜湖:以学促干 推动发展
时间:2024-01-24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吴丹丹 骆士纬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徽省芜湖市各县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理论学习明确发展方向,以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以实干担当提升发展质量,切实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化主题教育实际成效。
下沉一线解难题
各部门各单位在主题教育中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践行“四下基层”,主动下“深水区”、入“矛盾窝”,变“坐诊”为“出诊”、转“会场”到“现场”,推动下沉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匹配,把“四下基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
繁昌区开展“上门办公会”,听真话、察实情,打破部门界限、高效回应涉企诉求。以点带面、分类施策,切实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截至目前,已研究涉企问题364件,办结328件。鸠江区着力践行“信访接待下基层”,推动高质量完成征收攻坚目标任务。实行区、镇、村“三级书记”包保工作制度,形成“三级书记”牵头,各方协同用力的工作格局。全区806名党员干部扎实下沉到征迁一线,发现、处理和解决问题。沈巷镇“预防化解征收领域信访矛盾‘三问’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市人社局推动调查研究下基层,聚焦人社领域重点工作,开展“局领导走流程”,优化办事流程、打通政策堵点、提升群众满意度。市生态环境局组成5个调研小组,围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督查调研,排查梳理各类生态环境问题514个,强化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助推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市体育局围绕市青少年体育学校项目队伍建设、基层党小组工作能力提升、深入推动体教融合等3个调研课题,提出37条建议对策和工作举措,推动调查研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干担当促发展
各县区、各市直单位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务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全力推动主题教育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并进。
湾沚区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组织高??蒲性核?、技术转移机构走访企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水平,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新高地。市投促中心围绕市十大新兴产业及25个优势细分领域,突出招大引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成功在杭州、深圳、上海、苏州等地举办芜湖营商环境专场推介会,牢牢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产业转移新趋势,推进境外招商工作取得实效。弋江区突出人才强区战略,依托辖区高校资源,及时为企业与毕业生牵线搭桥,招引各类人才232人,畅通人才成长渠道,以人才发展现代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市文旅局采取务实举措,持续举办“欢乐芜湖·周末剧场”活动226场次,创新“党建+艺术”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通“红色流动大篷车”专线,充分激发文旅市场潜力,激活消费动力,推动文旅事业创新发展。三山经济开发区顶格推进峨桥片区生态旅游发展,抢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东数西算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华为云(三山)等重点项目,切实把以学促干融入到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市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持续优化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前湾集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强有力的党风廉政建设为国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心系群众解民忧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开展“民呼我为”“接诉即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数字芜湖”建设为契机,依托省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探索实行“距离保障法”,破解基层事多车少“下不去”的难题,畅通走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办好干部职工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市城管局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顽疾”,在主城区合理设置“民生夜市”摊点群35处,开展“马路办公”,加强夜市摊点群规范管理,以人性化执法服务初步实现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与“烟火气”并存。市商务局针对群众关心的菜市场“脏乱差”问题,认真落实好“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完成文明菜市整治改造任务55个,完工率100%,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市民政局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赔付意外伤害保险,为低收入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新增城乡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163个,提高全市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230万元,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