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主“量子算力”——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
时间:2024-03-12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朱茜
“只有基层科技工作‘研究并制造’出一个个国家需要的科技产品,国家的重大需求才会有真正的解决方案。”2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对记者说,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加强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生产制造链的建议。
郭国平在科研一线研制量子计算机已有21年,他是中国最早开始量子计算研发的科研人员之一。作为人大代表,他重点关注量子计算领域,坚定不移地将履行代表职责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
1月6日,郭国平带队研制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先后被94个国家用户访问100多万次,成功完成14.2万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这100多万次的访问对于我国量子计算标准、生态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我们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用户来访问。”郭国平表示,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的开放使用意味着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生产链初步形成,将有机会培养出使用中国量子计算机用户群和建立产业生态群。
作为未来算力的重要形式,量子计算会成为未来国家竞争力重要体现之一。安徽省是中国最早布局量子计算产业的省份,也是目前国内量子科技企业最密集、量子科技人才最集中的省份?!拔蚁M芄谎兄瞥龈康牧孔蛹扑慊不帐?、我们国家加强算力布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惫剿?。
近年来,郭国平带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并开发出中国首个量子计算测控系统、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安徽省建设成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郭国平研制的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均已交付中国用户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使用能力的国家。
围绕着量子计算机研制与应用,郭国平在去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时提交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国量子计算研发和应用推广的建议”,建议加强国家统筹,由相关部门牵头出台加快我国量子计算应用落地的政策措施。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郭国平基于过去一年的实践与调研,目前正认真打磨准备提交的建议,将进一步聚焦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机生产制造链建设,从国家算力布局、量子科技产业示范、量子计算金融、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融合应用着眼,加快量子科技产业从未来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迭代。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