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中心组学习工作交流2024年第8期:深入贯彻落实《规则》《意见》 以“四个聚焦”提升中心组学习质效
时间:2024-10-24 来源: 作者:合肥市委宣传部 合肥市委讲师团
《关于进一步提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后,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出台后,合肥市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始终坚守政治定位、突出主题主线、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以高质量学习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提升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
一、聚焦机制建设,提升中心组学习制度化水平。一体学习贯彻《规则》和《意见》,建立“学习引领—依规运作—加强协调—保障服务”闭环工作机制,为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提供制度机制保障。一是深学细悟,夯实思想基础。市委中心组率先垂范,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对照《规则》新旧条文逐条学习,领会修订意图、把准遵循依据、吃透内容要求,复盘现行学习做法,对标对表校准偏差。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学习《规则》和《意见》,领会新规定,掌握新要求。二是完善制度,严格依规执行。对集体学习、列席旁听、外请报告管理等分别作出具体规定,制定《规则》的贯彻落实意见,实化具体举措,增强学习制度执行力。三是强化统筹,健全协调机制。将学习秘书工作中的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制度化,明确学习秘书工作协调机制主要职能、成员单位、工作规则、工作要求。开展双月会商,结合实际动态完善调整学习安排,确保学习服务有序高效开展。四是规范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全面梳理学习服务流程,围绕学习计划制定、集体研讨组织、学习情况报送和通报、外请报告管理、列席旁听安排、学习秘书培训等10余项重点工作,明确流程范式,打好服务“组合拳”。
二、聚焦责任压实,增强中心组学习牵引力。压实“四个责任”,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的工作体系,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落实。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市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主题主线要求,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组学习首要政治任务。细化落实学习计划、专题调研等制度,立起抓学习的鲜明导向,推动学习标准规范逐级向下传递。二是压实第一责任。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抓好《规则》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审定市委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主持集体学习研讨、点评发言交流等。三是压实直接责任。市委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督导年度学习计划落实情况和工作进度,要求对学习内容作出清单式和台账式管理,切实做好学习组织、管理工作。四是压实秘书责任。市委中心组学习秘书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讲师团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形成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秘书服务工作格局。精心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做到全年有主线、月月有主题,确保每次学习都与党中央及省委的要求相契合。定期组织学习秘书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交流”形式,促进经验变制度、标杆变标准、示范变规范。
三、聚焦从严治学,推动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加强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指导与管理,推动管在严处、形成常态。一是做实集体学习研讨。建立“双随机”学习交流机制,促进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严格落实“集体学习研讨在每年学习总次数中的比重应当超过50%”“中心组成员每年重点发言不少于1次”要求,做实集体学习研讨环节。二是抓实列席旁听。常态化开展列席旁听工作,实施“方案审核、现场旁听、台账查阅、个别访谈、评价反馈”五步工作法,做实列席旁听情况报送、总结通报、结果运用三个环节,将列席旁听情况作为评价中心组学习的重要依据,纳入市委巡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注重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比学赶超工作氛围。三是严实日常要求。建立“七有三落实一保障”标准,即会前有方案、考勤有签到、研讨有发言、会议有记录、会后有宣传、外请有备案、请假有补学,以及年度学习计划有落实、“一学一报”有落实、自学书单有落实和学习经费有保障。建立“月提示、季安排、年通报”机制,每月下发学习提示,每季度提醒重点学习内容,年底通报学习情况,推动中心组学习由软任务转变为硬约束。
四、聚焦学思践悟,增强中心组学习实效性。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作为中心组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推动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坚持实践导向,深化理论学习。对学习中涉及的重要工作、重大部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等进行研究谋划,并以“督办单”形式督促市直相关部门单位抓好工作落实,做到学习一个专题、解决一类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各级党委中心组将调查研究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结合制约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民声呼应”反映的问题、“四下基层”发现的问题等开展解剖式调研。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学以致用。以改革发展实效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全市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4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6135.44亿元,增长5.5%,高于全国0.5、全省0.2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责任编辑:宋雁冰
执行编辑:黄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