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银发”宣讲让余热更“火热”
时间:2024-11-19 来源:安徽学习平台 作者:夏捍东 张绪梅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安徽省广大“五老”宣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纷纷表示要以“老杨树宣讲汇”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讲,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广大“五老”宣讲工作者从心底里相信党、听党话、跟党走。只有在“讲的人”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才能在“听的人”心中开花结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他们的政治品格;坚定的理想信念、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是他们的政治底色。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胡遵远,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长期致力于红色文化研究,积极主动开展红色宣讲。去年,他向全国网友作了一场题为《28年红旗高扬——解读大别山精神》的直播讲座,近40万人次在线观看。
让亲身经历的人讲历史。广大老战士心中装有峥嵘岁月里很多感人的故事,由他们来宣讲党史有着“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的优势。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五老”宣讲工作者,走进校园、站上讲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被群众赞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播种机”“宣传队”。合肥市五里墩街道先锋宣讲团副团长陈相珍是一名老兵,不断挖掘辖区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成为当地英雄故事的“活字典”,连续19年深入基层宣讲革命历史故事。
让传承文化的人讲文化。广大“五老”宣讲工作者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他们中不乏非遗传承的“银尚达人”,已经成为普及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非遗传统技艺的重要力量。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耘从小听着先祖“让墙”的故事长大,每到周末,他常宣讲新时代桐城人文明礼让的风采,“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
让无私奉献的人讲奉献。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五老”宣讲工作者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自觉完成党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他们退而不休、退而有为,用自己的方式和特长发挥余热;他们心系国家、奉献社会,以长者的慈爱之心关怀教育下一代,谱写了动人的烛光之曲,续写了绚烂的银龄篇章。中国好人、濉溪县临涣镇“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创始人王士宏,常年深入乡村走访见证人和乡贤,整理革命人物故事、正能量故事、励志故事、民间故事等,创新“移动茶馆”宣讲新模式,形成了“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的社会效应。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惫愦蟆拔謇稀毙补ぷ髡咭渭窍敖阶苁榧堑囊笠笾鐾校埠美砺?、讲好历史、讲好文化、讲好成就,既“传递党的声音”、又“发出时代声音”,带动更多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 静
执行编辑:吴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