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300联系电话-附近约一泡50元,51茶楼最新版本,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

搜索 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青春的力量

时间:2025-05-06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夏捍东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疃ü?0个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微宣讲作品,为青年学生讲述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大家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的力量源自中华文明的底蕴。殷商甲骨文中“青”字本义为草木初生之色,《诗经》以“青青子衿”比喻少年风华。中华文明对青春的礼赞,早已镌刻在文化基因之中。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在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青春的力量源自革命文化的底色。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将青春和热血注入民族觉醒的洪流之中。这场运动不仅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更重塑了中国青年的精神品格。

在延安的窑洞里,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革命者们讨论着《论持久战》;在攻打隆化的战斗中,十九岁的董存瑞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毫不犹豫地托起炸药包;在“两弹一星”攻关征途上,青年科学家们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平均年龄二十八岁的建设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主动走在时代的前列,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展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唱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迈开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进步伐,抒发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温暖真情,把青春的力量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青春的荣光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青春的力量源自自信自强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等青年干部用生命诠释奉献精神;在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上,年轻的中国体育健儿用汗水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在航天控制中心里,“90后”工程师们精准操控着天宫空间站的对接;在量子实验室中,青年科学家团队不断刷新着量子纠缠距离的世界纪录;在国外重大阅兵活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用威武的军姿、整齐的步伐震撼世人……这些生动的实践表明,自信自强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广大团员青年传承“五四”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明娥

执行编辑:高俊翔